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探寻文化内生发展的动力

探寻文化内生发展的动力

2017年04月28日 17:19:47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223 作者:方铭琳

    当前,有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虚化、泛化、异化”倾向,追求有品位的学校文化需要不断追问教育的本质,着力寻求内生发展的动力。

    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学校的灵魂,学校根本价值的存在是文化存在。当前,有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虚化、泛化、异化”倾向,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内生发展的根基与动力。追求有品位的学校文化需要不断追问教育的本质,着力寻求内生发展的动力。

    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办好教育、育好人才。校长、教师每天都在学校做着教育的事情,但“教育是什么”这个人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不用心去追问,往往会在各种功利的诱惑下,得到另一种答案。教育者有时会违背学校教育的初衷,作出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的事情。

    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校长李金初,曾在北京十一学校当了近30年副校长、校长,可他也说:在十一学校这么多年,我还是没有真正搞懂教育是什么?直到我任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在这所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的学校,当看到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向我迎面扑来的时候,我才对“教育是什么”真正有所领悟。所以,我提出的“人生中心教育”构想,期待教育为受教育者的美好人生服务,让学生长大后能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在苏州第十中学做了14年校长的柳袁照说,如果不用教科书上的语言,是否能凭自己的感悟,个性化表达教育是什么呢?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校园草丛里的一簇小花,似有所悟,教育不就是这簇小花?虽不起眼,也要盛开,盛开得自自然然。教育,不正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让生命之花绽放吗?学校教育应该像清泉,自然地浸润人心,欢乐地自由流淌,而不能像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呆板僵化。

    给学校文化建设以发展动力,让每一所学校重视生命,有温度、有人性地发展,必须强调内生发展。内生发展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发展过程,需要学校每一位师生依靠自己的思想、智慧、创造能力以及充分参与,使各种力量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同共进;增强发展动力必须挖掘内部潜能,培育自我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自然、文化、人力、资金等;尊重和维护内部的文化,形成组织精神合力。

    学校文化内生发展必须立足本校,在理念、定位、路径、资源等方面呈现特色化,以全校师生为发展主体,以学校课程教学、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外部关系等条件为基础,通过培育文化共同体、创新课程及教学、整合内外部资源等措施,在“自我导向”过程中培育内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学校文化的内生发展要注重激发学校“自我导向”发展的动力,以追求学校精神内生为核心,并借助学校文化的力量推进课程改革,培育文化内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要通过内在资源挖掘释放智慧。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走向均衡的今天,学校要促进学生多元、个性化成长,这种内生发展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无根之木”,动力在于学校自身以及校园中每一个教育参与者本身。内生发展的实践图景应是:主动进行变革;以自我挖潜的形式探索适合本校师生,并且是本校师生自己想要的发展之路;将利用本校资源所挖掘出来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价值在全校铺开和延伸。内生发展的核心思想在于,变外在推动为学校的自觉行动,强化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源自学校内部的生长意愿和能力。

    要以追求学校精神内生为核心。学校精神是在学校传统精神文化基础上,通过学校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并被学校及其师生一致认同,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学校精神内生的实践图景是:通过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情境、精神氛围,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成深层次的教育效果。

    要借助文化重建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课程改革必须基于文化。基于文化内生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识读、评估与理解当前的学校文化,通过对现有文化的反省达到文化自觉;其次要找到学校文化重建的策略与路径,包括抓住当前文化冲突的机遇,着眼于合作型教师发展、权力关系的改变,培育学校课程实践的“英雄”,给教师全方位的支持等。

    总之,给学校文化建设以发展动力,让每一所学校重视生命,有温度、有人性地发展,必须强调内生发展,让文化涵养学校气质。学校精神内生最终达到的教育样态是,校校有魂魄、一所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的样。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副研究员)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