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好校风提振校园精神

好校风提振校园精神

2017年04月28日 17:15:46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257 作者:崔 巍

    校风是一所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折射。从服务社会的角度看,校风和家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能够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以校风建设为抓手,规范师生言行,营造健康育人环境,集中展示了和平教育的整体精神风貌,塑造了高标准、高站位、高水平、高效率的教育形象。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优良的校风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贡献了力量。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培育良好校风

    立好规矩,把好关口。政策立“规”,和平区先后出台《和平区教育系统“弘校风、育人才”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和平区教育系统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教育学习活动方案》等多个文件,通过行政主导推进良好校风建设;机制立“威”,构建环环相扣的纠风工作责任体系。每逢节假日,各学校要同教师签订《承诺书》,郑重承诺远离“三乱(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学校会下发《致教师一封信》倡导廉洁从教;检查立“案”,充分发挥基层纠风举报电话、“民声微博”的渠道作用,多方联动,推行“影子”监督员跟踪监督,对教育“三乱”现象严肃整治。

    抓好培育,做好管理。区教育局强化队伍建设,组织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廉洁从教等教育培训,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项会议, 开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大讨论,搭建“学思分享讲堂”“和平好课堂”等展示平台,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强化师德建设,精心组织师德教育活动,开展师德理论学习、论文撰写、演讲大赛等系列活动,坚持理想信念,守住纪律“底线”;强化行风建设,实行“阳光分班”政策、作业分层改革、开展“零起点”教学改革、学业成绩等级评价改革、开发“慧学网”在线学习平台,引导各校关注降低学习成本问题,强力推动减负经验共享,切实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评选,树好典型。以师德为考核标准,严格把关:区教育局将师德作为各种荣誉称号和职称评定的第一考评指标,对新任校级干部严格实行组织考核程序,对在职干部定期履职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以考评为主要方式,完善机制: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创新师德建设思路,推出贴地气、有实效的考评办法。以优秀典型为榜样,树立标杆:区教育局先后推出180名感动校园人物,将其事迹结集成6本宣传册下发到各学校,开展“为教师点赞”“最美教师”评选、“魅力校园,感人故事”微视频征集等活动,积极培养、树立、宣传各种先进典型事迹,将榜样力量化为教师发展动力。

    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深化办学内涵

    依托场所,塑造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化与环境的融合,从走廊到操场、从整体到角落,打造集办学特色、文化内涵、校风校训于一体的标志性符号。如望湖路小学的“学府望湖路,少年清华园”、南昌中学的“凤舞南昌,梦想飞扬”、铁路实验中学的“百年风雨参天志,求真务本铁中魂”等鲜明的校园符号,凝聚着全校师生的精神力量。

    创新载体,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和平区各学校充分利用网站、广播、微信等宣传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校风;搭建成长平台,发挥优秀社团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戏剧节”“读书节”“诗歌节”“微电影节”等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优势,培育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平区强化内涵建设,构建现代学校制度,鼓励并引导学校挖掘办学特色,先后评选出和平教育“十大本土经验”“十项办学特色”。其中,部分学校的办学经验荣获沈阳市教育科研“十二五”十大科研成果奖。

    以家校互动体系为支撑,优化生态环境

    依托家长力量促进校风建设。和平区各学校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整合家长资源,发挥家长作用,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教学开放周”“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家校共建;同时,家长满意度测评有效助推了学校及教师再发展。

    依托校风建设促进家风建设。和平区通过开办父亲学校和母亲课堂,举办“辽海讲坛”,聘请知名专家组成家庭教育指导团队,每学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不断改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将家庭美德向家长传递,提升家庭和谐氛围。

    认真剖析差距,寻求发展契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比如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部分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学校教育活动形式单一缺少感染力……这些问题是阻碍学校发展的瓶颈,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需要进一步改进。

    校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平区教育局将不断更新理念、主动作为,推进校风建设与时代同行,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东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区作出教育人的贡献。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局长)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