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学校内涵发展“三重门”

学校内涵发展“三重门”

2017年04月11日 17:01:26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317 作者:任勇

    学校内涵发展,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追求。其中主要涉及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三重门”。我的看法如下:

    学校管理:从制度到文化

    理想的管理,应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进而走向“文治”。换句话说,“人治”第三,“法治”第二,“文治”第一。

    再好的“人治”也要有章可循,否则就会有随意性,这就要求学校建章立制,让管理走向“法治”。

    但“法治”只能保证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种刚性的他律,是“无情”的管理。学校管理更需要全校师生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文化的引领,要求管理从“法治”走向“文治”,走向“不管”。

    无论在哪个层次阶段,校长都很重要。校长是“人治”的体现者和实施者,是“法治”的建设者和完善者,是“文治”的引领者和倡导者。

    “文治”的实质是人文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

    “文治”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文治”依靠人文关怀等激励手段,调动、激活行为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追求主动发展;“文治”着眼于管理人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间接影响人的行为,即以文化来治理;“文治”以内激为主,着重满足师生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文治”是将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是将制度与人文相结合,是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管理,是有人情味的管理。

    “人治”是没有规矩的,是弹性的;“法治”是规范的,是刚性的;“文治”则是超越规范的,是柔性的。

    教师成长:从师者到学者

    我们不能苛求每个教师都是学者,但一个名师应该努力成为学者。名师学者化是由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必由之路。学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是自我成长的需要。学者化是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

    名师要成长为教育家,不仅要教好书,当好班主任,而且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梳理教育教学思想,这其实就是学者化的进程。

    一位杰出教师这样说:要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既要教,又要研,还要写。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而写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和升华。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学者化的过程。成为学者型教师,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名师学者化不是一步到位的,学者化的实现有一个从“低层-中层-高层”的过程,而这里所说的高层是无止境的。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名师学者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学者化有什么特征?不凡的学术勇气,强烈的课题意识,执着的探究精神,全面的信息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学生成才:从“学会”到“会学”

    “学会”和“会学”,看起来只是两个字的颠倒,但意义却大不相同。“学会”,只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某种知识和技能;“会学”,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个学生要想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单靠教师教得好、教的得法是不行的,还必须自身学得好、学的得法。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教学多研究教、少研究学。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也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

    昨天的文盲是不识字的人,今天的文盲是不会使用先进办公设备的人,那么,明天的文盲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对“文盲”作出了新定义: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的人,也就是不会学习的人。换句话说,在未来,你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转变为学习能力、学习品德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少教;学,是为了会学。如是,教育幸甚,学校幸甚。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