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学校党组织应为中小学教育做什么

学校党组织应为中小学教育做什么

2017年05月06日 08:00:03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243 作者:马希良

    近期,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中小学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刻不容缓,关乎中小学校教育能否健康发展。我国拥有公办中小学校18.9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2.5亿,在岗教职工多达1100多万,其中党员有350万名。党员人数众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教育阵地。

    在新形势下,学校党组织要做的工作很多,千头万绪,如何理顺关系,把脉中小学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中小学校党组织把脉教育从哪儿做起呢?

    监督学校落实国家课程

    课程是学校落实国家赋予的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课程在实施中存在“两张皮”现象。在一些学校,教育督导检查听汇报或考核检查学校课表时,学校是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规定的课程,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只有小学生毕业能力水平检测涉及的课程、初中升高中要考的课程和高考必考的课程,导致原本严肃、规范的课程,在学校管理者手里就像“泥人张”手里的泥巴一样,陷入了随意拿捏、把持的窘境。只要是应试要考的课程,学校就重视,应开尽开,否则就会形成应付检查督导,实际却不开的“课表课程”。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党组织的责任就是维护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权威性,监督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好所有课程,保证课程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同时,教育学校课程管理者认识到保障教育课程体系的迫切性、必要性及重要性,监督和促进依法治校延伸、拓展到课程管理的层面,对那些随意变更或剥夺学生接受课程教育权利的管理者的行为要依法追纪问责。

    同时,要以党的领导统领学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建设,教育学校管理者、课程管理者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树立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的思想。让法治的阳光普照学校每一个管理环节、每一个人。

    点亮人性的光辉

    学校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学校管理实践一再表明,顺应人性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作为中小学校党组织,当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领学校行政实施人性化管理,点亮人性的光辉。

    人性化的过程,乃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人是一个矛盾体,有光辉、可人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的一面,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点亮人性的光辉,就是发挥党组织的先锋队作用,激发教职工对真善美的追求。

    真,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尽力淡化、弱化传统学校管理中的强迫性、压制性、命令性,要依靠党组织政治思想工作的强大优势,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热情,克服职业倦怠,重温职业理想,点燃职业激情,做一个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正的人。善,在具体操作中就是以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光辉,政治思想工作的温暖,化解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问题和不信任等,教育广大师生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不仅自尊自爱,而且爱国家、爱学校、爱同伴,关心人、关心集体、关心大局。美,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克服学校“三点一线”式生活带来的想象力匮乏与职业激情衰减,培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想象力,激发广大师生对美好的共同理想和事业的追求,重铸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师魂,重燃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激情。

    做依法治校的守护神

    近年来,学校教育的许多问题都在于未能很好地落实依法治校。国家早已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修订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03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在2012年7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随后在修订基础上正式颁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依法治校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践行,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尤其是对中小学校依然“手伸得过长,管得过死”。学校办学自主权很难落实,依法治校的工作思路尚未形成,导致在学校教育依然存在于己方便就讲“法治”、于己不便就搞“人治”的管理方式。

    如果没有规范、正当、合法、民主的学校制度环境,学校的执行力就会依然徜徉在重人治而轻法治的人文“治术性”环境中,从而缺乏管理必备的专业性、规范性、技术性品格。因此,对管理者而言,依法治校就是要求其进行道德层面的自律,从而对国家赋予学校的公权进行强有力的制衡、约束。而不受规范和约束的公权,随时可能膨胀并超越其既定的边界形成滥用,进而造成对民主的公然亵渎与深深伤害。

    因此,中小学校党组织的另一作用,就是监督学校行政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依法治校。换句话说,学校党组织就是代表党和国家监督学校教育教学执行力的规范性、正当性、合法性。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张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光明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五寨县光明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五寨县迎宾东街 邮箱:wzgmzx@163.com QQ:2253519345 电话:0350-43845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